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十二指肠液(包括胆汁、胰液和肠液)反流人胃引起的胃黏膜损害,其主要致病因素是胆汁。内镜发现黏液湖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,胃黏膜充血水肿、花斑、脆性增加或糜烂,可见胆汁瘀斑附着。临床以胃脘疼痛,泛酸嘈杂,呕吐苦水等为主症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该病属祖国医学“胃脘痛、泛酸、痞证”范畴。究其病因,多由中焦郁热所致。发病机制乃胆经郁热,胃失和降;正如《灵枢·四时气》所言过邪在胆,逆在胃;胆液泄则苦,胃气逆则呕苦。

与脾胃肝胆有关,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。本虚为脾失健运,升降失常;标实为胆胃不和,胃气上逆,湿热内蕴,胃络瘀阻。由于脾胃失调,脾气当升不升,胃气当降不降,肝不随脾升,胆不随胃降,胆胃不和,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人胃。病情反复,常迁延难愈。

本病的病位在胃,但与肝、胆、脾密切相关。且脾为后天之本,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,脾升胃降,出人有序,血脉通畅而脾胃升降有赖肝胆之疏泄,肝气疏泄正常,则脾之清阳得升,胃之浊阴得降,如肝胆郁滞,横逆犯胃,胃失和降,致胃气上逆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。胆为六腑之一,宜通宜降,通全靠气之流泄,降又赖胃气下行。

本病的治疗重点为疏肝利胆,降逆和胃,胃为阳土,多气多血,其致病者,中焦积滞壅遏,不能受纳腐熟使然,以实证为多,胆汁反流性胃炎,临床主证为痛、胀、嘈、热,故病机当责之痰热中困,胃失和降,《类证治裁》即云其状似饥非饥,似痛非痛,丹溪谓皆痰火为患,或食郁有热。\"

治宜通不宜滞,当苦辛并用,苦能降而辛能通,苦辛和中焦且清痰热,是以选择柴胡香附方。

药物组成:柴胡、香附、黄连、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炒白术、炙甘草、延胡索、川楝子、枇杷叶、枳实、竹茹。

方中法半夏性味辛温,燥湿化痰、降气止吐、消痞散结,黄连苦寒清热燥湿,合而用之,辛开苦降。柴胡和解少阳,疏肝理气,香附降胃肠之逆气。延胡索、川楝子疏肝泄热、活血止痛,以助行气通降;陈皮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枳实白术、茯苓健脾渗湿,湿去则无痰之源;竹茹清热化痰,祛痰止呕。枇杷叶和胃降逆;炙甘草化痰和中,调和诸药。

诸药合用,具有清胆泄热,降逆和胃,调理气机之功效全方性平而凉。

36岁郑女士近半年因家庭矛盾,情志不佳,心烦急躁,出现胃脘疼痛,偶伴反酸,口苦,食欲差,脘胁部胀闷不适,胃镜提示:胃黏膜充血水肿,胃腔内多量胆汁。

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此为情志不和,气机不利,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热。若肝气逆乘肺胃,导致胃气挟痰上逆。治宜清胆泄热,降逆和胃,调理气机,给予柴胡香附方加减。

药物组成:黄连、法半夏、柴胡、茯苓、炒白术、香附、枇杷叶、延胡索、川楝子、枳实、竹茹、陈皮、吴茱萸、炙甘草。

服药后患者诉胃脘疼痛、反酸减轻,仍有口苦、睡眠欠佳。原方加栀子、酸枣仁以清热泻火、养心安神。再服7剂后,患者口苦、睡眠欠佳症状基本消失,嘱其调节情志,清淡饮食。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治疗2月,随访1年未复发。

上一篇: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入口_新视野大学英语网址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