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山村吹起文艺风
6月7日,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云松村,由村子后山的茶山改造而成的“
2023-06-276月7日,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云松村,由村子后山的茶山改造而成的“离城最‘静’的茶园”。近年来,坡塘云松村以村居环境改造整治为契机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,如今的云松村,已经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。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/摄
“若要盼得我回家,侬就在核桃树下唱戏文……”一曲悠扬的莲花落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“莲花落村民学校”传来。每周五,这个学校常常会聚集一些村民,由绍兴莲花落协会会长胡兆海等艺术家教学带唱。
(资料图)
“我们这儿人人都能唱几句莲花落。”坡塘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罗国海告诉记者,“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坡塘村环境大为改善。之后,他们深挖本地文化,邀请一群艺术家驻村,小山村里也吹起了文艺风。
乡村里的文艺范儿
漫步坡塘村,到处都能看到就地取材、变废为宝的“微改造”:在废弃的水表箱上绘出“楚河汉界”棋盘,再放上两个小石凳,一个露天小棋局就有了;随处可见的木柴、蓑衣、杆秤等老物件,被改造后有了新的含义;早已废弃的砖瓦、蓑衣、农耕机等老物件,稍微装扮一下就成了农耕特色景观。
城里人来到坡塘村,不仅能感受乡土风情,还能参与各类文艺活动。村里的老茶厂被改造成“云松乡村艺术馆”,一楼是茶室,二楼是开放的艺术展览空间,绍兴本地的书法家、画家陆续来到坡塘村搞创作、展览文艺作品。
最近几年,坡塘村陆续引入了莲花落泰斗胡兆海、“陋室画师”位光明等文艺人士,他们或驻村、或建立工作室,在村里培养了一批文艺爱好者,村里还发掘了布艺、剪纸、竹编、篆刻、箍桶等手艺人。
在艺术赋能下,坡塘村也成了“景区村”“网红村”,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。据统计,目前坡塘村日均游客量保持在1500人次左右,周末及节假日最高达到3500人次左右,全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万元,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220人左右。罗国海说,村里正在谋划着继续丰富艺术业态,吸引更多艺术家驻村。
在浙江,有文艺范儿的乡村可不止这一个。“千万工程”(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)实施20年来,许多乡村水更清了、山更绿了、景更美了,并且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,吸引了许多文艺人士驻村发展。
在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北麓,还有一个“编剧村”。2021年年底,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跟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“搭上了线”,联合邀请编剧从业者驻村创作,将仙潭村打造成了莫干山“编剧村”。
这么一个小山村,为何要瞄准编剧?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沈蒋荣想得很明白:“我们就是吸引他们(编剧)来,住在民宿里搞创作,最关键的是可以吸引导演、演员跟着来,之后就有机会在村里取景拍摄,那就会带来一系列效应,甚至带动旅游业的发展。”
想让文艺界人士来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,仙潭村有什么底气?这里茂林修竹、风景宜人,入选农业农村部“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名单;这里是莫干山民宿核心集聚区之一,村里已有130多家民宿,其中高档民宿近30家;村里还成立了舞龙队、锣鼓队,每年开展“百寿宴”、幸福村晚、村落文化节等活动,乡村文化内涵丰富。
目前,已有不少编剧、编导走进“编剧村”。《运河边的人们》《乡村合伙人》《决胜零距离》《温暖的甜蜜的》等电视剧创编团队在这里召开过剧本研讨会;影视剧《禾下乘凉梦》《乘船而去》《莫邪干将》在这里完成采风创作;编剧吴晓宇在村里成立工作室,并携央视少儿剧《虫虫世界漫游记》在此开机拍摄。
找到文化的根
除了从外部“引凤”,有些乡村也在琢磨“筑巢”,深挖本地文化内涵。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从近代文学大师鲁迅入手,发掘了“鲁迅外婆家”的IP。
曾经的安桥头村是一个普通的江南村庄,随着“千万工程”的实施,安桥头村变得不一样,“迅味儿”萦绕着整个村庄。他们从鲁迅作品入手,举办水乡社戏,开辟“迅哥菜园”“闰土的瓜田”,创排《梦回鲁迅童年·月月夜行船看社戏》等乡村艺术作品,打造了鲁迅文学场景打卡地、艺术乡村诗意栖居地、田园童趣体验地等六大板块31个子项目,开拓了以文带旅、以旅兴农、以农成文的乡村振兴道路。
此外,安桥头村还与鲁迅文化基金会、鲁迅美术学院合作,引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、鲁迅长孙周令飞工作室等文化基地,创作了玩偶、西瓜棋、主题书等形态各异的文创产品。
“村容村貌已经大大改善,IP形象也打造好了,现在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吸引和服务好游客。”孙端街道驻安桥头村指导员俞章泽告诉记者,安桥头村最近计划开发青少年研学项目“迅哥的乐园”,吸引更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,感受文化熏陶。
文化惠民、文化乐民、文化育民,让农民群众共享“千万工程”发展成果,类似的例子在浙江还有很多:慈溪市实施“文艺村长”制,让“文化下乡”转变为文艺人才“扎根在乡”;平湖市马厩村以“艺术乡建”的形式传承优秀文化;武义县开展“邻舍家”文化系列活动,组建“巾帼芳华”女子活动队、“雏鹰展翅”青少年活动队……据浙江省文明办统计,该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.98万个、农家书屋2.53万个。
小山村吹起的文艺风,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。85后创业青年陈喆就被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吸引,从工作生活了10多年的上海返回家乡,在村里开办了“美在余村”国漫空间和国漫主题咖啡店。他说,这家店不仅卖咖啡和饮料,还贩卖童年记忆与国漫之美。
“其实年轻人也需要乡村,比如一些设计师,他们在城市缺少自由创作的空间,而回到乡村不仅有这样的空间,还可以找到文化的根。”陈喆说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王林 蒋雨彤 见习记者 贾骥业 来源:中国青年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