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主创团·筱恬


(资料图片)

让孩子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,能生活得安稳而有保障,或许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。

然而,如果孩子一直达不到自己的期许,又该怎样呢?

四川有一对家长,在女儿毕业后没有让她找工作,而是强制她去考了公务员。

然而,女儿并没有考上。屡战屡败之下,这一考就是五年。

五年后,女儿依旧没能上岸,还带来了更让人意外的后果——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,她的行为举止变得越发怪异,去医院检查后发现,竟患上了精神分裂……

明明是为孩子的未来考虑,到头来却亲手毁掉了她的未来。这个最近发生的新闻,叫人看得唏嘘不已。

但其实,这样的悲剧,正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着。

有多少家长,习惯了以爱之名,时刻规划孩子的人生;习惯了凡事说一不二,样样替孩子做主。

未曾想,这些做法对孩子而言,却是莫大的伤害。

只是这种伤害的背后,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——

“一切都是为你好。”

“为你好”的本质,是控制

台湾系列电视剧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中,有一集叫做《妈妈的遥控器》。

剧中的母亲是一个单亲妈妈,独自拉扯儿子小伟长大。

为了小伟的前途,她耗尽心血,不遗余力,可孩子有时候依然让她失望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,能够无限次回到过去的任意节点。

于是,这位母亲开始不断对小伟此前犯下的每一次错误进行修正。

就这样,小伟的人生彻底被母亲掌控。曾经的毕业旅行、与心爱女孩的交往、兴趣爱好,统统被禁止,取而代之的是重复地学习。

他只有表现良好,母亲才会让生活继续下去,否则稍有不满,便会推倒重来。

日益崩溃的小伟选择了自杀,可母亲却用遥控器一次次救活了他。

面对儿子的怨恨,母亲不以为意。她笃定地告诉孩子:

“将来,你一定会感谢我的。”

镜头里,那令人窒息的母爱逻辑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——

“我管你,是因为我爱你。”

“你必须照我的去做,否则会吃亏。”

“你要是不听话,就是不懂事,对不起父母。”

“为你好”这三个字,看起来多么理所当然,但它的本质其实是对孩子的控制。

就这样,孩子被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,最终变成了大人的牵线木偶。

那个被安排好一切的孩子,内心有多苦

不久前,看到这样一个短视频。

浙江绍兴一个28岁的女孩,因为父母不给买200元的鞋子,居然在鞋店崩溃大哭,无奈跪下。

屏幕中,女孩不停地叫嚷着:

“钱给你们保存了,我的脚就那么廉价吗?”

“我就是想买一双好一点的鞋子,为什么要对我这么残忍?”

这一幕,让人无语而又心塞。

对此,教育专家王人平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28岁已完全成年,自己的钱还不能自己保管和支配,给自己买鞋还要跪求父母,足以说明心智不成熟、生命力匮乏,而这恰是父母长期控制的结果,导致孩子无法真正的长大和独立。”

事实上,父母这份强势的控制,不仅将养出巨婴,还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——这根本就不是为了孩子好。

在《家长必修课》节目中,北京大学心理学专家张昕便提到,“为你好”是让很多孩子特别讨厌的一句话,它的杀伤力非常大。

这句话的背后,反映的正是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。而这样的“控制型”亲子关系,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、自我概念和内驱力的形成和发展。

此前,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的一项调查就显示:“父母越想控制孩子,孩子的行为问题就越多。”

正如知乎上一位网友在回忆自己被父母控制人生时,所总结的伤害:

“人格不完整,人生失去原有的意义,活得好累好累,敏感多疑猜忌,想要控制别人。”

家长那弊端重重的控制欲,终将毁掉我们的孩子!

那么,家长怎样的行为属于过度控制呢?一般来说,包括以下几种:

1、监控

想时时刻刻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所思所想。

2、强制

强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,为此甚至动用暴力手段。

3、道德绑架

通过下面这样的话语,对孩子进行情感操控:

“要不是为了你,妈妈早就离婚了,你再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?”

“你所有的一切都是爸爸妈妈辛苦赚钱换来的,你还能不听话吗?”

“妈妈什么都不重要,只求你用功读书,这点你都做不到吗?”

……

4、贬低与漠视

做孩子的差评师,对他们的表现处处挖苦打击;或者在孩子需要帮助时阴阳怪气、坐视不管。

5、镇压

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,就大发雷霆,立马专制地反对和禁止。

大家不妨自行对照,看看平日里是否也这样对待过孩子?

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,就是放手

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:“父母真正的成功,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。这种分离越早,你就越成功。”

香港著名歌手陈美玲,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母亲。

她教子有方,养育的三个儿子均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,个个出类拔萃。

在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时,她强调得很重要的一点便是——不要替孩子做选择。

她透露,大儿子此前在申请美国大学时,放弃了那些排名靠前的学校,却选择了一所一般的大学。

尽管对此大跌眼镜,可陈美玲并没有干涉儿子的决定,而是坚定地表示:“我尊重他的选择。”

事实证明,儿子的选择是对的。他在那所学校读书很开心,成绩也很好。

《好妈妈心理学》一书中,提到过一个“鱼缸法则”,意思是“由于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而带来孩子更快发展的现象。”

如果把孩子比作小鱼,那么家庭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鱼缸。家长的控制越多,鱼缸的容积就越小,孩子的成长就越会受到限制。

因此,对孩子来说,真正的“为你好”是父母尽快放手,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力量。只有这样,孩子这条小鱼才能在浩瀚大海里尽情倘佯、充分探索、蓬勃发展。

上一篇:博时凤凰领航混合A:年内净值下跌5.1%,基金经理李喆在管产品业绩分化 新要闻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